欢迎访问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村建设

惠水县倾力打造涟江大坝农发区万元田

时间:2009-12-09 来源:  作者:

“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农发区建起万元田”。近年来,惠水县在州委、州政府实施的“185”工程建中,更加注重农业综合开发,尤其是中低产田改造,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要求,努力打造园田化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为实现万元田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2009年,农发项目区共建设万元田3780亩,占全县万元田建设面积的54%,成了全县“185”工程建设的重点和亮点。

惠水县自2003年被列为国家农发办新增农发县以来,立足县情、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现状,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始终围绕着把惠水建设成为全省坝区园田化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以及重点产业化项目示范亮点这一规划目标,精心规划、合理布局,高标准、严要求实施项目。6年来,全县农业综合开发共投入资金2929万元,完成中低产田治理3.19万亩,水利干渠14.01公里,灌溉支渠6.59公里,田间渠道30.65公里,排洪渠9.88公里,机耕道33.07公里,生产步道5.65公里。项目区基本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品种结构优化,农业科技含量较高,各项综合技术配套”的园田化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的规划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极大的提高了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2009年实现机耕5万亩,机收6万亩,机播2万亩。科技示范重点突出蔬菜新品种、超级杂交水稻和无公害种植技示范推广。利用建立的蔬菜育苗中心,进行工厂化育苗,为项目区提供优质蔬菜育苗600万株,推动了项目区耕地“一年四熟”种植结构调整,使无公害蔬菜种植推广面积达3000亩,有效促进了“185”工程建设。项目区年可增加粮食产量60万公斤,油料5万公斤,蔬菜70万公斤,项目区年增加农业产值2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50元。(韦传忠 田高)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