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村建设

灵山“三大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时间:2009-12-09 来源:  作者:
灵山县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指导,积极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农村道路、农田水利、沼气建设等德政惠民工程投资建设力度,不断改善了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农村道路建设有了“新里程”

今年以来,该县在加快推进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中,紧抓国家大力扶持农村公路建设机遇,把“建设农村公路、确保一方畅通、惠及百万群众、服务经济发展”为主题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落实,并在县财政资金极其紧张的情况下,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挤出资金专门扶持和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工项目45个400多公里,开工率93%,已完工项目23个110多公里,完工率达40%;完成投资8590万元。

农田水利建设频出“新动作”

日前,灵山县根据自治区财政部门和水利部门的统一部署,抽调精干力量,历经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完成了《灵山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的编制,并已由自治区上报国家有关部委申请立项。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总投资6150万元,受益农田10多万亩,惠及人口20多万人。

近年来,该县坚持“构建民生水利,促进人水和谐”的理念,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抢抓农田水利建设投资机遇,积极组织编制,加强与上级的联系和协调,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迅速在全县上下掀起了农田水利建设新高潮。从2008年10月以来,全县投入153万多个劳动工日,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累计完成土方70.4万立方米,砌石4.8万立方米,混凝土4.2万立方米;完成渠道清淤1760公里,建成渠道三面光136.44公里,恢复灌溉面积2.1万亩,改善农田6.5万亩。如今,该县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热潮。如投资3487.5万元,加快推进灵东、长安等六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投资1868.5万元,建设烟墩、四联等25宗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万多人;投资760多万元,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太平镇土地治理项目;投资205万元,兴建灵东库区、新圩绿二两宗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沼气建设催生农村“新景象”

近年来,为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解决长期困扰农民的农村“三废”即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污水等问题。该县把推广应用沼气作为改善农村环境,营造文明和谐氛围的一大措施,用足区、市、县优惠政策,严格落实上级给予每座沼气池1200元的补助,采取宣传、引导、措施、奖励、服务等五个到位的措施,在全县范围开展了“百日沼气攻坚战”活动,引导农民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农村人粪尿和牲畜粪便进行“一池三改”工程即建设沼气池、改水、改厕、改圈等,扎实有效地加快推进了沼气池建设进程。此外,该县还通过大力推广“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能源发展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农业增长方式、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促使村容村貌有了改变,切实减少了农村人畜共患病的发生率以及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据了解,目前该县已建设沼气池达5.2万座,每年可节约开支折合人民币达3250.32万元,沼气池建设切实成为该县带动种养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一个新亮点、新景象。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