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村建设

培养新农村党员 推进新农村建设

时间:2011-03-08 来源:  作者:

  农村党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就要着力推进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新型农村党员队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适应需求 因材施教

  推进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就需要结合农村党员实际需求,合理安排学习课程,做到按需施教,科学设置学习内容,注意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地域党员和不同季节的特点,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创新载体和形式,切实增强农村党员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本领。

  因人而异,合理安排学习课程。根据农村党员文化高低和年龄大小,分别进行学习和辅导。对文化程度较高、基础较好的党员在抓好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要注重专业性相对较强、技术难度相对较大,理论相对较深的种养实用知识学习。对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党员,尽量讲一些简单易懂、实用性强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区分不同党员,突出不同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课程,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因地而异,合理安排重点学习。在做好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地方、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的差异,围绕主导产业和地域性的特色产业而精选学习内容,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学习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农业生产以山区林业为主的,重点抓好农村党员林业技术和生态林业开发等方面学习;以种植蔬菜为主的,重点加强对农村党员的蔬菜种植实用技术进行学习;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重点围绕当地有特色的经济作物种养技术进行学习。

  因时而异,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根据涉农政策发布的时机,加强各项惠农政策方面的理论学习,通过农村党员及时把各项新的惠农政策传达到农村群众中。同时,结合时间和季节变化,加强对农村党员季节性学习,派出党员农业技术人员做好跟踪服务和现场指导。

  创新形式 激发热情

  为了增强农村党员参与创建农村学习型党组织的积极性,要充分利用镇、村教学资源,积极探索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实际的学习模式,创新学习载体,突出学习特色,推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

  强化党员学习。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优势,由站点管理员负责组织各村党员集中学习,收看相关的学习篇目,还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家教授到各乡镇、各村对党员进行集中辅导。同时要经常组织专人进行督促检查,听取党员的反馈,及时调整学习内容,这样既方便农村党员参与学习,又保证学习的质量。

  创新学习方式。把农村党员作为中心,形式多样地开展学习,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集中学习前让学员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让农村党员带着感兴趣的问题参加学习,通过点对点的交流辅导,使他们在互动中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还要让农村党员走出课堂亲身体验,用鲜活的事例以及在亲手操作中增长见识,增强技能。同时,可以运用远程教育网络进行学习,让学习内容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学员,提高农村党员的学习效果。

  突出学习特色。为了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进一步推进,使农村党员在学习中能入耳、入脑、入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成,就要突出学习特色、创新学习载体,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示范作用、骨干作用,根据党员的实际需要随时组织他们到基地进行演练操作,接受现场指导,激发党员学理论、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大力打造学习型的农村党员,增强农村党员带领致富奔小康的本领。

  通过适应需求、突出特色,大力推进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打造一批学习型党员,激发农村党员学习的热情,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技能水平,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村屯的建设。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