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村建设

惠水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民增收渠道拓宽

时间:2011-12-31 来源:  作者:

惠水县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结合

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农民增收渠道拓宽


截至今年10月,惠水县已完成危房改造4126户,实现旧房改造面积33万平方米,惠及人口2.1万人,工程投入资金1.87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资金4700万元,带动相关产业资金投入约11亿元。

长田乡筹集资金520余万元,对公路沿线的村道、房屋进行集中修缮整治。完善了休闲广场、河道治理等配套工程,坚持“城镇化带动”的路子,把桥洞村打造成园区工厂与自然村庄有机融合、相互协调、相互带动、共同发展的新亮点。桥洞组20多户农户依托长田山地生态工业园区和101省道线,开办起了农家乐,狗肉、马肉、毛肚等特色饮食。

“寨子里的路这下修宽了,家里买了部农用车,准备把蔬菜生意做大些。”对着整治后加宽的通组水泥路,和平镇大新村秦家寨村民孙建丽对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和平镇大新村秦家寨是毛南族聚居村庄,共81户,342人,是“十一五”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实施村,也是惠水县村庄整治州、县共建示范村。

该镇先后整合了新农村建设州县共建经费、村庄整治补助、危房改造政府贴息贷款等资金,对秦家寨毛南族村寨实行重点打造,基本完成了整个自然村庄的房屋整治。安装了路灯,硬化了入户路,完善了排水系统,美化了围墙院落,建成了休闲广场。村民们纷纷表示,在政府的补助下,房子修好了,要一心一意搞发展。

村庄整治,改变的不仅仅是村容村貌,更是村民们的生活习惯,还有他们自身的观念。无论是环境卫生的变化化,创业意识的强化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化。以前“只管屋内现代化、不管屋外脏乱差”的陋习得到改变,小富即安的的生活被二次创业热情所取代,农村经济再次焕发了生机。

据了解,自2009年第一期扩大试点工程实施开始,惠水县以村庄整治工程为抓手,着力改善村容村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路江 班崇)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