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践探索

秦皇岛昌黎县开展“村社共建”按下乡村振兴的“快进键”

时间:2023-04-13 来源: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昌黎县“村社共建”工作采用的是“村级党组织+基层供销社+合作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村民和村集体不需要投入资金和人员,并且后期的粮食售卖也已通过“订单农业”打通了销路,免去了后顾之忧。经过一年多的运营,现已流转土地七千多亩,为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耕地利用不足等问题打开了新思路。

  据了解,农服公司全程实现了机械化操作,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统一进行购买,这种集中集约的模式既提升了生产效率,又节约了成本。

  “村社共建”模式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还通过邀请农业专家开办“农业大讲堂”,帮助农民和农服公司选取优良的品种、规划科学的种植模式,为增收增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昌黎县“村社共建”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县11个试点村一年的村集体收入共计60余万元,其中黄土庙村村集体收入达25万元,村里用这笔钱偿还了之前拖欠的部分债务,并安上了路灯、修缮了道路,成功甩掉了“后进村”的帽子。

  据了解,昌黎县“村社共建”的经验做法被省供销社评为2022年度供销社18个综合典型示范案例之一。这其中离不开党建工作的引领,昌黎县不仅组建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县委组织部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工作专班,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提供助农贷款、项目资金支持,县委组织部还联合村两委班子通过逐户走访、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等方式,统一思想、解决难题。

  接下来,昌黎县将持续推广“村社共建”工作,力争用5年时间,覆盖全县30%以上的行政村,土地托管服务面积达3万亩以上,带领更多的村民和村集体增收,逐步使村集体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蜕变。

  通过土地规模化耕种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粮食增产、村民增收已成必然趋势。“村社共建”的模式通过供销社“搭台”、村集体主导,集中土地现代化耕种,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技术人才匮乏、土地分散不便管理、劳动力短缺等突出问题。给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血液、打下了样板、奠定了基础,为保障粮食生产、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新思路。


原文链接:http://nync.hebei.gov.cn/html/www//qsxxlb/16456072761782149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