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县加大力度推进种草养牛科技扶贫项目实施
时间:2009-12-09 来源: 作者:
加强草地生态畜牧产业化建设
惠水县加大力度推进种草养牛科技扶贫项目实施
今年,惠水县在好花红乡清水、弄苑、幺关、鹿马四个村实施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种草养牛科技扶贫项目,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全力推进该项目有序开展。
加强领导,扎实工作。惠水被列为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县后,该县高度重视此项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切实做到上下联动。在实施项目过程中,该县制定既分工又协调的工作机制,领导干部均深入第一线,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具体难题,共抓各项工作的开展。
指导交流,培训促动。该县充分认识到,农民既是项目实施的参与主体,也是受益主体,通过各种方式发动农民积极参与。在实施过程中,该县多次邀请大学专家、教授到项目区进行培训讲课,并请科学特派员到项目区开展培训指导工作,进行农户牛群饲养管理培训,确保有雄厚的技术资源保障,以提高项目建设的科技含量。今年,该县对项目区农户开展了技术培训28次,参训人员达2160人次,发放种草养牛相关技术资料4000多份,发放种草养牛光盘2000张。
规范操作,保障资源。在发放牛群前,该县草地中心与项目户签订领养基础母牛协议,达到了稳定项目牛群数量,制止变卖项目牛群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农户对项目的认识和重视。今年夏季,项目区草地发生粘虫危害,县政府责成草地中心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扑灭,草地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因虫灾草地有缺窝,在秋季发放草地给项目户进行补种补播,并发放尿素为草地追肥,确保牛群越冬渡春草料打下基础,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
重视管理,确保实效。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县对草地加强管理利用,总结经验,鉴于很多农户面对大范围田土退耕种草,在思想上难以接受的情况,县草地中心组织技术干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出在退耕草地里采取粮草间作的方式,实现粮草双丰收,在项目区大量推广粮草间作或轮作,林下种草等方式,为全年均衡草料供应,将草地畜牧业与秸秆畜牧业相结合,加强利用秸秆清贮来补充草地枯草季节缺料。通过示范带动,重视草料生产,转变了农户只利用不投入的思想。同时,惠水加强母牛采购与牛群发放管理工作,采取了龙头带动及“公司 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
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此项工程显现成效。项目扶持农户500户,建人工草地10106亩,改造圈舍15000平方米。目前,该县已购进基础母牛1240头,发放给项目户880头,观察场360头,建兽医室品改点3个。(黄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