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践探索

建议推行农民工普惠制职业技能培训

时间:2009-12-09 来源:  作者:


据CCTV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报道:今年全国民办院校遭遇招生“寒流”,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本来能容纳6万学生,但只招到3万。就全国而言,民办高校今年学生锐减四至五成。全国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2008年(866所)比2003年减少了238所,今年更是雪上加霜,其中一些又面临关门倒闭的危险。

民办院校的招生危机,既有金融危机导致民工大量返乡和失业,无钱供养子女上学的暂时性原因,也有这个行业前些年大干快上伴随着自身管理混乱、鱼龙混杂、自砸牌子,导致诚信危机的阶段性因素。从事物发展规律来看,过热之后的适当冷却,一方面有利于淘汰一些,清理门户,另一方面有利于民办院校痛定思痛,正视自身问题进行相应调整,以便今后更好发展,跃上新的台阶。

也就是说,当前民办院校之步履维艰,并不意味着其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就此退出教育舞台。相反,民办院校仍有存在的必要,并且发展势头依旧看好。

有关资料表明,2005年我国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只有6.8%,远远低于2005年OECD(世界经合组织)国家26%的水平;2007年我国从业人口里面,大专以上文化的比例只有8%,而2005年OECD国家已经达到28%;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3.3%,远低于OECD国家70%左右的水平,甚至低于巴西、墨西哥。

由此可见差距有多么大!而若想奋起直追,就离不了民办院校。据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民办高校已占我国高等学校总数的1/3,招生数近1/4,在校生数1/5.从教育投入来说,到2020年我国整个教育总投入将近6万亿元,而公共财政只能提供4万亿,尚有2万亿缺口,必须扩大社会投入,鼓励民办院校健康发展。

就民办院校本身来讲,当初之所以会纷纷涌现并快速成长,当然是因为其适应了社会需求,形成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的分层和有益的补充,比如给高考落榜生一个机会,圆其大学梦;比如其专业设置更贴近社会需要,学到的实用技能有利于就业找到工作。

所以说,民办院校当今遇到的生存危机,也需要并值得政府伸出手来拉一把。其实,在对各方有利的前提下,也是可以施以援手的。

另据记者采访发现,即将形成就业群体效应的我国第二代农民工,在外出打工过程中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他们不满足于延续父辈“苦+累”的职业工种,可又缺乏相应的技术和技能,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因而造成“就业难”与“招工难”同时并存,其实就是结构性用工短缺现象。

90后农民工的这种不良处境,随着我国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和结构调整,会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这就向我们各级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有效帮助第二代农民工摆脱这种进退维谷的状态,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从而促进我国制造业生产力大发展?

由第二代农民工和民办院校两者都难的生存状况,我突然想到何不把二者结合起来考虑,也许这样一来会产生“负负得正”的喜人效果,既解决了民办院校的生源危机,又为90后农民工及其家庭解除了苦恼,并且能促进我国制造业跃向新层次,何乐而不为呢?

自然,民办院校不会做赔本买卖,得让它赚钱才能生存和发展,而本来就“罗锅腰爬树——钱(前)缺”的农民,哪里会仅仅为了外出打工找份工作而花成千上万的钱去进修培训?且不论能否一下子拿出或借到那么多钱,仅就事论事地说,对于此类钱没挣到已先花出去的事情,注重眼前效益的农民群众肯定没有积极性!

那么,这又产生了一个新的困局?由谁买单?按我一厢情愿的想法,应该国家出面,在全国推行普惠制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具体操作办法,不妨慎重选择认定一些办学质量高的民办院校或公立职业技术学校,来承担培训任务。至于所需费用,可以采取国家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地方财政补助、个人也适当出一点钱,需招收这些具有专业技能的农民工的企业也资助一些(已经为他们节省了培训费用和时间),即“四合一”的办法。我觉得,鉴于多年来对农民、农村、农业一直投入不足,各级政府拿出这些钱也是应该的,更何况这对国家来说是属于“百年大计”的重要事情,是工业经济和服务业进一步发展能否保持充足后劲,是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对所学职业技能的选择,可以尊重农民工自己的兴趣并与招工单位需求相结合(推荐引导),每个人不限于一种,并且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还可“回炉”再读别的,愿意多学充分给予鼓励。到期毕业考试合格,发给相应的证书,以利于找工作。

我想,如果真能在全国推行农民工普惠制职业技能培训,对此前农民工就业路径也是一个革命性的改变。据我所知,农民工外出打工,要么是自发盲目先到城里或工厂所在地,“踩着西瓜皮滑到哪儿是那儿”,要么就是通过同村同乡或亲戚关系裙带群体行动,至于到底能不能找到比较理想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一般难有保障。在寻找和变换工作的过程中,不仅农民工自身的权益得不到起码的保护,就连雇佣的工厂也担心队伍不稳影响生产。因此可以说,农民工普惠制职业技能培训势在必行!(郑根岭)